旱坡地玉米间作木薯种植技术初探
以间、混、套种为代表的立体复合种植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可持续农业深入开展的主要内容。据统计,我国近年玉米种植面积0.21亿公顷左右,其中2/3以上是玉米与小麦、薯类、豆类和蔬菜等作物间、混、套种的。大力发展玉米生产是广东省解决结构性缺粮问题的重大战略决策,而发展玉米生产的主要出路在于充分利用宜农荒地、冬闲地和旱坡地,扩大间、混、套种面积,提高单产,增加总产。目前,粤西罗定市有旱坡地0.8万多公顷,长期以来以单作木薯、花生为主,仅有少量木薯间作大豆或花生,但由于种植技术不规范,种植模式选择不当,导致产量不高、效益不大。随着该市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对玉米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从1994年开始,在旱坡地推广应用以玉米为主的玉米间作木薯种植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998年我们在罗定市旱坡地开展了玉米间作木薯和大豆间作木薯两种种植模式的对比试验,这对我省旱坡地、宜农荒地和间、混、套种耕地大力发展以间、混、套种为代表的多熟立体种植,充分利用有限耕地,提高粮食总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供试的玉米为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育成的高产优质新品种粤农9号,木薯品种为中山薯,大豆为当地优质高产品种。
1.2 试验方法试验设在罗定市扶合镇。在玉米间作木薯种植模式中,玉米种植密度设4个处理,即每亩分别植2000(处理A)、2500(处理B)、3000(处理C)、3500(处理D)株,株距分别为50、40、33、29cm;以大豆间作木薯种植模式作对照,大豆的种植密度为每亩播21.43万穴,每穴4株,株行距为18cm×20cm,两种种植模式中,木薯的种植密度均为每亩植1000株,株距1m。每个处理面积均为亩,双行种植,畦宽1.33m。玉米和木薯3月10日种植,大豆3月18日种植;玉米、大豆和木薯分别于6月29日、6月20日和11月28日收获。玉米茎秆收获后覆盖木薯行间。各个处理施肥水平相同,基肥每亩施过磷酸钙50kg、粪水500kg、家积肥500kg;追肥每亩施粪水(苗期)500kg、尿素25kg、复合肥60kg,分别在苗期、壮苗期、拔节期和攻苞期按7%、26%、30%和37%追施;玉米收获后在木薯行间每亩追施15kg尿素和30kg复合肥,其他田间管理同大田水平。
2 结果与分析
2.1 增产潜力比较为玉米间作木薯的试验结果。对照中大豆的株高为49cm、千粒重为125g、每亩籽粒产量为143.3kg;木薯的单株鲜重、干重和鲜薯产量每亩分别为1825g、586g和1.17吨。玉米随种植密度的增加,穗长、穗粗、穗粒数和千粒重呈规律性的递减,而籽粒产量则递增;木薯随玉米种植密度的增加,单产呈抛物线型的变化,在玉米种植密度为3000株时,每亩产量达到最大值1.34吨;但是,茎秆覆盖的木薯产量都比露地处理的要高,这是因为茎秆覆盖处理要比露地处理的土壤疏松、土壤含水量较高,防止了水土流失等原因所致。式处理与玉米间作大豆模式处理相比较,复合产量明显增加,其幅度在31.66%—34.96%之间。就经济产量而论,玉米间作木薯优于大豆间作木薯,4种玉米种植密度处理的蛋白质等价产量每亩分别为56.6、63.3、71.6、66.3kg(玉米、大豆和木薯蛋白质含量按照10%、30%和2%计算),玉米种植密度为每亩3000株和3500株处理较对照提高4.7%—7.9%,同时收获较多的碳水化合物,因此在注意土壤培肥、提供足量的有机肥和无机肥的情况下,该地区旱坡地推广应用玉米间作木薯要优于玉米、木薯单作和大豆间作木薯。玉米随种植密度增加,籽粒产量逐步提高。木薯在玉米种植密度为每亩植3000株时,单产达到最大值1.34吨,玉米畦宽1.33m、株距0.33m,每亩隔行种植木薯1000株,株距1m,且玉米收获后以茎秆覆盖木薯行间时,复合产量每亩达到1.77吨,其中玉米占24%,每亩产量达到425.3kg。
2.2 经济效益比较玉米间作木薯的经济效益。当玉米、木薯(鲜薯)和大豆的市场价格分别为每公斤1.4、0.5、2.5元时,D处理的收益最大,每亩达到349.8元。从投产比上分析,D处理的投产比为1∶1.38,而D处理和对照分别为1∶1.37和1∶1.20,也就是说,当玉米种植密度为每亩植3000—3500株、木薯种植密度为每亩植1000株时,由系统外向系统内每亩提供粪水肥1100kg、农家肥500kg、过磷酸钙50kg、尿素35kg、复合肥90kg时,纯收益将达到试验设计的最大值。
3 结语
3.1 在粤西罗定市以及省内其他环境条件相近的旱坡地,玉米间作木薯比玉米或木薯单作和大豆(花生)间作木薯的增产潜力大;同时,可以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达到增饲、增粮和增效的目的。但是,在推广应用玉米间作木薯种植模式时,必须充分考虑系统外向系统内提供足量的养分,以利于旱坡地的培肥和有限耕地的可持续利用。
3.2 在广东省大力开展间、混、套种种植模式,是充分利用本省亚热带光热水资源,增粮、增效的重要措施,尤其是在全省大力发展玉米生产、解决结构性缺粮、充分利用旱坡地、宜农荒地和间混套种耕地,提高有限耕地的利用率和生产率,促进农业经济更上一层楼的今天,更显得十分必要。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从事有关方面的科研和推广的科技人员尚少,各种不同形式的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的增产原理和增产潜力研究不够,影响了优化种植模式的充分利用和推广应用,建议今后在具有广东省特色的耕作制度方面深入研究,为全省粮经饲结构优化调整和玉米生产产业化发展打下行之有效的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供试的玉米为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育成的高产优质新品种粤农9号,木薯品种为中山薯,大豆为当地优质高产品种。
1.2 试验方法试验设在罗定市扶合镇。在玉米间作木薯种植模式中,玉米种植密度设4个处理,即每亩分别植2000(处理A)、2500(处理B)、3000(处理C)、3500(处理D)株,株距分别为50、40、33、29cm;以大豆间作木薯种植模式作对照,大豆的种植密度为每亩播21.43万穴,每穴4株,株行距为18cm×20cm,两种种植模式中,木薯的种植密度均为每亩植1000株,株距1m。每个处理面积均为亩,双行种植,畦宽1.33m。玉米和木薯3月10日种植,大豆3月18日种植;玉米、大豆和木薯分别于6月29日、6月20日和11月28日收获。玉米茎秆收获后覆盖木薯行间。各个处理施肥水平相同,基肥每亩施过磷酸钙50kg、粪水500kg、家积肥500kg;追肥每亩施粪水(苗期)500kg、尿素25kg、复合肥60kg,分别在苗期、壮苗期、拔节期和攻苞期按7%、26%、30%和37%追施;玉米收获后在木薯行间每亩追施15kg尿素和30kg复合肥,其他田间管理同大田水平。
2 结果与分析
2.1 增产潜力比较为玉米间作木薯的试验结果。对照中大豆的株高为49cm、千粒重为125g、每亩籽粒产量为143.3kg;木薯的单株鲜重、干重和鲜薯产量每亩分别为1825g、586g和1.17吨。玉米随种植密度的增加,穗长、穗粗、穗粒数和千粒重呈规律性的递减,而籽粒产量则递增;木薯随玉米种植密度的增加,单产呈抛物线型的变化,在玉米种植密度为3000株时,每亩产量达到最大值1.34吨;但是,茎秆覆盖的木薯产量都比露地处理的要高,这是因为茎秆覆盖处理要比露地处理的土壤疏松、土壤含水量较高,防止了水土流失等原因所致。式处理与玉米间作大豆模式处理相比较,复合产量明显增加,其幅度在31.66%—34.96%之间。就经济产量而论,玉米间作木薯优于大豆间作木薯,4种玉米种植密度处理的蛋白质等价产量每亩分别为56.6、63.3、71.6、66.3kg(玉米、大豆和木薯蛋白质含量按照10%、30%和2%计算),玉米种植密度为每亩3000株和3500株处理较对照提高4.7%—7.9%,同时收获较多的碳水化合物,因此在注意土壤培肥、提供足量的有机肥和无机肥的情况下,该地区旱坡地推广应用玉米间作木薯要优于玉米、木薯单作和大豆间作木薯。玉米随种植密度增加,籽粒产量逐步提高。木薯在玉米种植密度为每亩植3000株时,单产达到最大值1.34吨,玉米畦宽1.33m、株距0.33m,每亩隔行种植木薯1000株,株距1m,且玉米收获后以茎秆覆盖木薯行间时,复合产量每亩达到1.77吨,其中玉米占24%,每亩产量达到425.3kg。
2.2 经济效益比较玉米间作木薯的经济效益。当玉米、木薯(鲜薯)和大豆的市场价格分别为每公斤1.4、0.5、2.5元时,D处理的收益最大,每亩达到349.8元。从投产比上分析,D处理的投产比为1∶1.38,而D处理和对照分别为1∶1.37和1∶1.20,也就是说,当玉米种植密度为每亩植3000—3500株、木薯种植密度为每亩植1000株时,由系统外向系统内每亩提供粪水肥1100kg、农家肥500kg、过磷酸钙50kg、尿素35kg、复合肥90kg时,纯收益将达到试验设计的最大值。
3 结语
3.1 在粤西罗定市以及省内其他环境条件相近的旱坡地,玉米间作木薯比玉米或木薯单作和大豆(花生)间作木薯的增产潜力大;同时,可以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达到增饲、增粮和增效的目的。但是,在推广应用玉米间作木薯种植模式时,必须充分考虑系统外向系统内提供足量的养分,以利于旱坡地的培肥和有限耕地的可持续利用。
3.2 在广东省大力开展间、混、套种种植模式,是充分利用本省亚热带光热水资源,增粮、增效的重要措施,尤其是在全省大力发展玉米生产、解决结构性缺粮、充分利用旱坡地、宜农荒地和间混套种耕地,提高有限耕地的利用率和生产率,促进农业经济更上一层楼的今天,更显得十分必要。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从事有关方面的科研和推广的科技人员尚少,各种不同形式的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的增产原理和增产潜力研究不够,影响了优化种植模式的充分利用和推广应用,建议今后在具有广东省特色的耕作制度方面深入研究,为全省粮经饲结构优化调整和玉米生产产业化发展打下行之有效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