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女儿"也愁嫁禹州"粉农"的产业嬗变之痛
二月二,龙抬头。春风拂面,杨柳返青,人们纷纷收拾起正月里的懒散心情,欣然投入到新一年的生产工作中去。而禹州市花石乡河东张庄村的50多“三粉”加工户,却还沉浸在春节前就开始的焦虑忧愁之中。
“皇帝的女儿”也愁“嫁”
“年前俺贷款5万元做了3万斤粉条,到现在还有2万多斤垛在屋里卖不出去,急得俺一家人都没过好年!”
3月20日,看到记者进门,正在院子里拆除淀粉池的张赛召,放下手中的大锤急切地问:“你能帮俺想办法把粉条卖了吗?晚卖一个月俺就要多掏七八百块钱的利息。”
河东张庄村党支部书记石国昌说,村里几十户“三粉”加工户,情况基本上和张赛召一样,全村估计积压粉条近80万公斤。
石国昌介绍,河东张庄村加工粉条的历史有100多年。由于该村坚持手工加工工艺,生产出来的红薯粉条货真价实,质量高、口感好,往往是还没做出来就被经销商上门抢购一空。村民们自诩为“皇帝的女不愁嫁”。
“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那么,禹州粉条又怎么会突然滞销呢?
原来今年1月6日,省会一家媒体报道了该市个别“三粉”企业为牟取暴利,用价格较低的木薯淀粉或玉米淀粉,替代或掺加红薯淀粉进行生产并冒充红薯粉条的现象。报道一播出立刻在城乡市场上引起强烈反响,曾对禹州粉条趋之若鹜的经销商们现在避之唯恐不及。
石国昌说:“少数缺德者的恶行,却要俺们这些无辜者背黑锅、受损失,这不是‘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吗?”
品牌缺失影响产业化发展
“三粉”是禹州的“富民”产业。该产业产值不足4.3亿元,但却涉及近5万个加工农户,并进而牵涉15万多红薯种植户,相当于全市农民的六成。
因此,“三粉”产业的这场风波,立即引起了禹州市及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并采取了一系列整顿措施,“力保禹州粉条品牌不倒”。
该市质监局局长倪军说,由于“三粉”产业脱胎于传统庭院经济,生产者管理粗放和品牌意识缺失的现象普遍存在。目前全市登记的“三粉”加工企业和个体户达460多家,拥有注册商标的不到20家。为此,该市已组织有关部门制定了“三粉”生产标准,上报省质监局审定。
“粉农”的“觉悟”
禹州粉条滞销事件,以沉重的代价换来了政府相关部门对“三粉”产业发展状况的重新估价与关注,也深深地触动了几十年一贯制凭传统经验生产“三粉”的“粉农们”。
石国昌告诉记者,大年三十,村里召集加工户开座谈会,商量对策并统一了认识:这次损失不能怨天怨地,只能怨自己没有固定的销售渠道,更没有品牌保护,一遇风浪就翻船。
石国昌说,现在村里准备成立一个行业协会,申请注册商标,专门打“河东张庄传统手工红薯粉条”的牌子,提高抗风险的能力。